葡萄酒神话,神化葡萄酒?


3508 阅读 | 0 评论 |

   每每提及葡萄酒,总是将其与优雅、品位、浪漫、情调等等词汇联系起来,其实不仅是在西方文化里,即使在中国文化中,大量史料佐证:葡萄酒被赋予太多太多的神秘色彩。

。。。。。。 

   今天,在葡萄酒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成功人士,富足的小资中间,葡萄酒被作为一种“品位和身份的符号”而消费。

   但是,在我们宣传葡萄酒文化时,更多地停留在文艺复兴后期的状况。当时,思想艺术方面的改革渗透到饮食文化,人们追求完美厨艺,给精致、细腻、复杂的葡萄酒带来发展空间,尤其是当时葡萄酒技术的发展如:玻璃瓶和软木塞的出现,以及资产阶级的出现,给饮食文化中的葡萄酒元素注入了活力。葡萄酒的消费,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艺术品的欣赏方式。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这种需求,推动了葡萄酒酿造的发展。在这些葡萄酒的旧世界中,人们经意不经意地传播着一些关于葡萄酒或者其诞生地的故事、神话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面对工业革命的挑战,在以法国为代表的葡萄酒旧世界,开始以立法的形式将几百年来形成的葡萄酒传统延续下来。在这种历史背静下,葡萄酒被作为了历史、习俗和风尚的见证,使得一些葡萄酒的价格远远地将其品质价值抛在了身后,消费者所获得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。因此,只有在一种文化的引导下,我们才能获得这种享受,即对葡萄酒的认识,对我们生活乐趣范围的认识。

   但是,葡萄酒的风味丰富多彩,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这样的内涵,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需要葡萄酒这样的附加价值。

   在葡萄酒的新世界,葡萄酒的生产、消费由于不具有那样丰富的文化底蕴,葡萄酒仅仅是一种商品,一种味道丰富的赚钱载体,对于这种新、旧世界中,葡萄酒内涵的差别和变化,我们更应当在葡萄酒文化宣传时把握好尺度,有的放矢,也就是注意受众的期望值、承受度以及他们的生活乐趣范围的差别。 

   现在,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或者准备加入“欣赏”葡萄酒的行列,或许你就在其列。

   但是,在你走近葡萄酒,拿起一杯,准备享用的时候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:

   有人热情地给你纠正持杯的手法,告诉你“葡萄酒饮用该与何种食物搭配,不该与何种食物搭配”,不厌其烦地介绍葡萄品种、年份、产地等等一大堆专业而又专业的词汇,对于一个初期接触葡萄酒的消费者,不一会就有腾云驾雾的感觉了,那感受就好比是在山东赴宴时被人热情地劝酒一样。处于初级阶段的消费者,或许根本就没有期望从葡萄酒获得如此之多,或者说,根本就不愿意如此麻烦地饮用葡萄酒。

   另外一方面,在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中,更多的葡萄酒没有那么多的内涵,也就经不住让我们来细细琢磨与品味,那么,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消费者的“迟钝”与“不觉悟”了。中国文化中,茶是我们熟悉的元素,拥有着丰富的内涵,不妨作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假设:你来到一个街头的家常菜馆,伙计给斟上一杯免费的茶水,对着这杯茶,有人跟你讲“茶有红、青、绿、白、黄、黑之种类,有春茶夏茶之分,有发酵茶、半发酵茶、不发酵茶之别,沏不同的茶叶水温应当。。。”,你该作何反应呢?

   饮用葡萄酒,你不必太在意其他!即使是在具有悠久葡萄酒文化历史的法、意、西等国家,饮用葡萄酒也不都是正襟规坐,因为普通的葡萄酒就是采用普通的方式被消费掉。

   一方面经营者会抱怨:是因为葡萄酒文化基础差而导致了葡萄酒市场发育缓慢;另外一方面,他们又用“葡萄酒文化”吓唬刚刚走近葡萄酒的消费者,让初试者晕头转向,不知所措,真不知道是在推广葡萄酒呢还是吓唬消费者。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,但是,请不要吓唬消费者! 

   只有让葡萄酒走下神龛,贴近普通百姓,葡萄酒市场才能够真正地扩大,葡萄酒文化也就拥有了传播的受众。如此以来,已经消费葡萄酒的人士将会开始“品位”葡萄酒,“品位”葡萄酒的爱好者就会期望尝试更独具特色的葡萄酒。喝酒的、品酒的、评酒的、酿酒的、卖酒的,岂不都皆大欢喜? 

   不要把葡萄酒神化了。简单地说葡萄酒不过是调节宴会、聚会气氛的酒精饮料而已。想喝?你就多喝点。选择自己喜欢的葡萄酒,采用使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,自要你自己高兴。别忘了,你是在为自己喝葡萄酒。


点赞(0) 打赏作者

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